“一年一变”还是“一成不变”?这的确是个问题。12月28日,央行发布公告,2020年3月1日起,将开展浮动利率贷款的定价基准转换工作。客户可与金融机构协商决定是换成与LPR(贷款市场报价利率)为“锚”的浮动利率,还是转为固定利率。不过,这个选择机会只有一次,定下来就不能变了。
值得注意的是,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不用转换。这项工作只针对商业性个人房贷。如果选择浮动利率,意味着今后的利率可能会“一年一变”。客户每年的房贷利率会随LPR上升或下降,月供的金额也会因此变化。利率上升时,利息会增加,利率下降了,利息就减少。如果选择了固定利率,就是“一成不变”,无论市场利率怎么变,利息支出都不变。当然,市场利率下降时,你占不了便宜;市场利率上升时,也可以偷着乐。
明年转换时的最新利率都不变
根据央行公告,无论选浮动利率还是固定利率,转换时的利率都跟原合同最近的利率一样。选固定利率的客户,如果合同还剩十五年,未来十五年都会是这个利率。而选浮动利率的客户,由于重新定价周期不少于一年,一般也都是在每年1月1日才重新定价,所以明年的利率也会不变,但是到2021年1月1日那天很可能就要有变化。具体变不变,得看明年12月20日公布的LPR是什么情况。
如何选择取决于对未来利率走势的判断
长期以来,大家的房贷利率都是以央行贷款基准利率为基础上下浮动。有的人能打7折,现在的利率只有3.43%,有的人能打9折,有的人不仅不打折还会上浮10%,利率已经是5.39%。那么是不是现在利率低的人该选固定利率把低利率固定下来,而现在利率高的人就应该选浮动利率,享受未来降息的好处?
答案是否定的。因为不论你现在的利率水平如何,选了浮动利率,未来都可能变低或走高。如果LPR继续走低,现在的3.43%以后可能就变成3%,选了固定利率,就不能享受降息的实惠。同样,因为怕利率继续走高而选了浮动利率,一旦未来出现加息,现在5.39%的利率以后只会更高。
所以,如何选择,与现在的利率高低没有关系,只与未来的利率走势有关。如果认为中国今后大概率是降息周期,选择浮动利率肯定划算;如果觉得未来会进入加息周期,那还是选择固定利率省钱。如果觉得利率高低无所谓,只想图省事,每月可以按固定月供安排支出,也可以选固定利率一成不变。
大部分国家早已进入低利率时代
房贷合同大部分都在十年以上,最长的能到30年。如此漫长的周期里要准确判断市场利率的走势,这纸公告无疑给成千上万房贷客户出了一道棘手的选择题。
很多业内人士都提醒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其他国家的利率情况。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经济体,早就进入低利率时代。目前,发达国家利率水平一般在1%多一些,全部在2%之下,有些国家甚至是负利率。相比之下,中国等金砖国家利率较高。但今年以来,几乎所有国家都下调了利率。
央行行长易纲9月底曾表示,目前我国利率水平应当是一个适度的利率水平,我国央行并不急于像其他一些国家央行所做的那样,有一些比较大的降息和量化宽松的政策。他还多次强调,要“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,使得我国能够在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中,尽量长地延续正常的货币政策。”
12月1日,央行行长易纲在《求是》杂志发表《坚守币值稳定目标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》的署名文章。文章写道:“即使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向零利率方向趋近,我们也应坚持稳中求进、精准发力,不搞竞争性的零利率或量化宽松政策。”
从易纲的表述看,至少在近期,我国利率不会快速大幅下降,很有可能迈小步前行,但逆势上行的机会应该不大。如果房贷合同没剩几年,选浮动利率应该更有胜算。
专家预计选择选浮动利率将更普遍
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,大部分业内人士和专家还是倾向于推荐浮动利率。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认为,无论是何种转换方式,转换后的房贷利率不得低于原有的利率水平,除非LPR下降。这主要是为了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要求,在流动性合理充裕、市场利率有望下行的情况下,坚守“房住不炒”的定位,不向房地产市场发出错误信号,同时也有助于控制上升较快的居民部门杠杆率。
董希淼认为,未来一段时间LPR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间。借款人与银行平等协商,采用LPR作为定价基准(浮动利率)将可能是普遍的方式,这对借款人是相对有利的。
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,尽管银行会提供浮动和固定两种贷款报价,但在预期LPR下降背景下,客户通常会选择浮动利率报价,因为点差已经固定了。当然如果因经济回升、通胀上行,LPR处于上升周期,则房贷利率也会随之走升,而如果此前签署的是固定利率,则房贷成本不变。
文/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
编辑/田野